此方即苓术甘汤,而有生姜大枣,其意专在解肌,利水次之,故用生姜大枣佐桂枝以通津液取汗也。如胁下痛,往来潮热,日脯潮热,须用柴胡。
如腹痛,须用芍药;恶寒而痛,加桂;恶热而痛,加黄柏。分之以见阴阳之不杂,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,一而二,二而一者也。
口燥渴心烦,知热已入阳明也。岐伯曰∶腠理发泄,汗出溱溱,是谓津。
大肠胀者,肠鸣而痛濯濯;冬日重感于寒,则飧泄不化。 人卒然无音者,寒气客于厌,则厌不能发,发不能下,至其开合不致,故无音。
桂枝治风,麻黄治寒,青龙兼治风寒,不拘时候,施与脉证相对者,无不应手而愈。不可令如水流漓,病必不除,是禁人以不可过汗之意也。
阳明为水谷之海,中土为万物所归,故三阳经皆能入其府。方有执曰:伤寒脉本紧,不紧而浮,则邪见还表而欲散可知矣。